請用微信小程序<重慶新聞網分享圖制作工具>掃碼
                      請用微信掃一掃分享
                      重慶萬盛:在建設現代化新重慶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2023年01月15日 18:59 來源:中新網重慶
                      圖為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曹永龍 攝
                      圖為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曹永龍 攝

                        中新網重慶新聞1月16日電(王靜 楊燕燕)萬盛是一座典型的產業之城、移民城市,自古以來便匯聚了眾多南來北往的客商,“自信包容、敢為人先”是這座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體現。敢闖敢干敢拼搏、吃苦耐勞不服輸,是這座移民城市印在骨子里、刻在基因里的共性,正是這一股子的“拼勁”“闖勁”,讓萬盛在過去一年邁過了一道道坎,在逆境中求變求新、勇闖勇拼,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成績單。

                        如今萬盛正加速助跑、奮力起跳,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為引領,打造產城景融合發展高品質生活區,奮力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中展現萬盛新擔當新作為。

                        撐起工業產業新脊梁

                        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破題,“1+3”產業格局成型

                        全區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新能源產業集群率先突破100億元目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

                        2022年,逆勢上揚的工業成績,對萬盛來說實屬來之不易。

                        為了擺脫對煤炭產業的依賴,從吃資源飯,到真正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制造業體系,萬盛足足“闖”了將近30年。

                        “承壓越大,就越要有戰略定力和韌勁,堅定轉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比f盛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千變萬變,萬盛“高質量工業立區”的基本遵循不能變。

                        破舊立新,如何立?多年摸索,萬盛蹚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選未來賽道——

                        萬盛正在加速布局的以儲能為核心的新能源產業,既是典型的“未來產業”,也是重慶先進制造業的重要動力系統配套產業;以玻璃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集群,為重慶汽摩、建筑產業配套;以電子元器件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將有效助力重慶“智造重鎮”“智慧名城”建設;生物醫藥,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未來產業,也是重慶當前重點布局的產業。

                        目前,萬盛已基本構建起“1+3”戰略性產業集群。其中,“1”指將新能源(儲能)產業作為戰略性支柱產業打造;“3”指新一代信息技術(電子元器件)、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

                        育企業主體——

                        一方面,萬盛將“萬盛式服務”打造成引育企業主體的一張“金字招牌”,全力引入符合產業定位的細分領域龍頭或“隱形冠軍”,成功引入西卡德高、奧鎂集團、福耀玻璃、珠海冠宇、惠倫晶體等諸多行業龍頭。萬盛福耀、惠倫晶體等4家企業進入全市2022年“雙百企業”名單,冠宇電池、萬盛煤化進入“2022重慶制造業民營企業百強”榜單。

                        另一方面,萬盛突出抓科技創新賦能,加速推動存量主體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目前,已建成智能工廠2個、數字化車間13個、“專精特新”企業30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戶,全區科技型企業達443家、高新技術企業達46家。

                        抓產業項目——

                        惠倫晶體落戶萬盛,從工廠開建到試生產,僅用了7個月的時間,創造了公司項目建設的最快速度;3個月的時間,萬盛完成平場并交付新廠房地塊,投資40億元的冠宇動力電池一期設備已全部安裝到位;投資48億元的國能重慶電廠項目首臺機組投產并轉入商業運行;簽約不到一年時間,西卡德高新型建材項目正式投產……

                        實實在在的項目落地和開工投產,是產業發展的核心支撐。萬盛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企業開辦時間最快達1小時,全年退減免緩各項稅費6.72億元。在萬盛,產業項目投產之快,讓眾多企業信心滿滿,迅速將追加投資、擴大規模拿上議程,以至于在萬盛一度出現了“項目等地”的罕見情況。

                        強配套支撐——

                        平臺方面,萬盛正在以高新區創建為契機,優化完善“一園四組團”工業發展空間布局,加快建設西部玻璃新材料創新研發中心、西部3C鋰電池創新研發中心、西部鎂鋁合金創新研發中心等創新平臺,力爭實現規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目前,新能源(儲能)特色產業基地已進入市級特色產業基地名單,萬盛成功納入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園創建名單。

                        要素方面,萬盛正依托“1+3”產業集群化發展,創新探索工業發展所必須的能源支撐,探獲新頁1井日產頁巖氣53萬立方米,加強與陜煤集團合作,持續推進陜煤入渝,推動陜煤建材項目建設,試發運萬盛南站—四川成都青白江新型建筑材料班列;設立每年不少于1000萬元的人才基金池,招才聚智。

                        正是這一套干出來、闖出來的“作戰圖”,讓萬盛撐起了新的工業脊梁。

                        此外,萬盛正全面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隨著渝筑高速重慶段建成通車、關趕鐵路主體工程完工,萬盛對外產業大通道加快形成,萬盛正大力推動城市快軌C5線、萬正高速、渝貴高鐵、江南支線運輸機場等對外大通道建設,有效發揮通道優勢、激活通道功能,推動通道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為工業崛起護航。

                        繪制融合發展新畫卷

                        以文體旅融合為特色,深入推進城鄉融合

                        城鄉融合,是萬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道“必答題”。而文體旅融合正是萬盛在破解城鄉二元問題上給出的“獨到答案”。

                        推動文體旅融合發展,萬盛有足夠“底氣”。

                        旅游方面,萬盛經過近30年的兩次旅游“創業”,先后建成5A級景區黑山谷·萬盛石林、奧陶紀等22個景區景點,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022文化和旅游高質量優秀城市等諸多殊榮,已成為全國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當前,萬盛正在謀劃實施旅游“第三次創業”,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體育方面,萬盛被譽為羽毛球之鄉,先后培養輸送了鐘波、張亞雯等36名知名羽毛球教練員和運動員,連續5個周期獲評全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萬盛加速打造“全球活力城市”品牌,加快建設“運動之城、體育強區”,新建了大批體育運動項目,持續舉辦一系列品牌賽事活動,城市體育運動氛圍十分濃厚。

                        文化方面,萬盛近年來持續做大文化事業和產業,深入挖掘溱州文化、工礦文化、三線建設文化、抗戰文化、紅苗文化、非遺文化等地方文化,重點打造工礦文化、運動康養文化、孝善文化這三大特色文化,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覆蓋率達100%。

                        在此基礎上,萬盛已在文體旅融合發展方面開展了諸多的嘗試。例如,奧陶紀持續開發極限運動與旅游度假相結合的項目、黑山谷新增國際青年戶外運動中心、魚子崗新增滑翔傘飛行營地、板遼金沙灘建起水上運動中心、叢林蘑菇總動員的親子戶外運動基地等。

                        如今,在萬盛,文旅項目里主打體育運動主體元素,體育運動項目中植入文旅業態,已成為一種常態。為此,萬盛還成功摘得全市首批國家體育旅游示范基地的“金字招牌”。

                        隨著文體旅融合的全域探索持續深入,其在鄉村振興方面的作用加速呈現。

                        鄉村更美麗、功能更完善——

                        萬盛實施叢黑公路、旅游環線公路等旅游交通重點項目30個,把全境景區景點連了起來,并實現旅游景區景點公交全覆蓋,這不僅是一條景觀路、旅游路,更是鄉村振興的民生路、致富路;萬盛基于“每個街鎮都有一個以上景區”的特點,以鄉村旅游基礎設施為抓手,大幅提升鄉村風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產業更興旺、農民更富足——

                        布局蘑菇總動員、五和梨園、青山湖國家濕地公園、尚古村落等文體旅融合類鄉村旅游項目,保障7個脫貧村至少建成1個以上鄉村旅游景區景點,為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供了路徑支撐。

                        食用菌產業從種植到加工,再到農文旅體綜合項目開發的全鏈條興旺,正是萬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一大典型。去年,食用菌產值占到萬盛農業總產值近三成,食用菌產業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庫。農民吃上了“旅游飯”,特色農產品變身旅游商品、文創產品。2022年,全區農民旅游收入占農民總收入比例高達30%。

                        同時,文體旅融合也推動城市更新提升駛入快車道,讓萬盛有“顏值”更有“氣質”。

                        孝子河畔的溱州文化園、萬盛老街,傳頌著萬盛“巴僚秘境”“溱州故邑”的歷史;東林街道新工區的文創街項目,讓整條步行街充滿了“工礦文化”……

                        在文體旅融合的加持下,萬盛正在全面提升城市經濟品質、人文品質、生態品質、生活品質,變街景為美景,變城區為景區,加快建設美好城市。

                        感知幸福萬盛新高度

                        “民生清單”變“幸福賬單”,發展成果全民共享

                        新年伊始,萬盛的交通節點、道路兩側張燈結彩,亮起了新年燈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瑞兔賀新·幸福萬盛”。

                        幸福萬盛,到底是什么?我們在萬盛人民的所感所知中尋找答案。

                        是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去年,萬盛年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已達到343天,位列主城都市區第一;

                        森林覆蓋率達到58.2%,綠化覆蓋率達46.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4.5平方米,居全市前列;

                        投資14億元實施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孝子河溫塘等3個市控考核斷面水質均達到Ⅲ類及以上,城鄉集中式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達100%,11個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98.5%;

                        區域環境噪聲晝間等效聲級平均值均低于53分貝,成功創建了6個安靜居住小區;

                        青山湖創建為國家濕地公園,創建國家園林城鎮1個、國家森林鄉村4個,美麗宜居、綠色示范村莊占比達56%,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

                        是安居樂業、收獲滿滿——

                        全面消除“空殼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1520萬元,78.5%的村年經營性收入超過10萬元;“四好農村路”村民小組通達率100%、通暢率達100%,行政村通公交率達100%,通天然氣率達100%。

                        實施街頭綠地提質、城區人行道改造、繞城路片區植被恢復等項目,完成萬東北路、萬新路、萬東南路、勤儉路、觀景路5個街頭綠地提質項目約5.2萬平方米,改造城區人行道3.5公里,對繞城路片區主要路段進行植被恢復約4.6公里。

                        編制城市更新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完成新工區、紅楓小區等4個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實現鎮街健身廣場、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社區體育健身路徑全覆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95平方米、排名全市第一。

                        聚焦拓寬就業渠道、鼓勵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加強就業服務、開展就業幫扶和就業援助,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546人,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94%。

                        是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幼有所育。推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新增備案托育機構8家,建成托位610個;公辦幼兒園鎮街全覆蓋,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93.5%。

                        學有所教。小學、初中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保持100%,高考本科上線率連續8年正增長,職教學生就業率、穩定率均保持在95%以上,職教中心被評為市級文明校園。

                        病有所醫。舉全區之力推進萬盛衛生健康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加快人民醫院“三甲”創建,中醫院、婦幼保健院新院區正式投用,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區復審,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以上。

                        老有所養。萬東鎮、南桐鎮、關壩鎮3個鄉鎮養老服務中心均已竣工,區、鎮、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機構全覆蓋;推行助餐、助浴、助醫“三助”行動,失能老人上門服務率達95%以上,提升老人晚年幸福感。

                        在萬盛,民生保障是全方位、多層次的。去年,萬盛共計投入民生資金19.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0%以上,20件重點民生實事全部完成,涵蓋了教育、醫療等群眾最關心的領域。

                        萬盛人的幸福正在急速升溫,可感知、可觸摸。

                        8個數據

                        盤點萬盛2022新亮點

                        全區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

                        2022年,萬盛加速構建“1+3”主導產業集群,全區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300億元大關,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產業集群產值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正加快構建300億元級新能源產業集群、100億元級新材料產業集群、100億元級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集群、50億元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55.6%

                        2022年,萬盛加速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55.6%,占比排全市前列,新培育企業技術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創新平臺13家,新增科技型企業134家,增速排名全市第一。

                        與四川、貴州等地簽訂合作協議20份

                        2022年,萬盛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等時代機遇,與四川、貴州等地簽訂合作協議20份,萬盛南站—四川成都青白江新型建筑材料班列試發運1470個標準集裝箱,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重慶(萬盛)內陸無水港啟動建設,萬盛·開州產業合作示范園正式掛牌并順利運行。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3天

                        2022年,萬盛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在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上探索新路子,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并建立長效機制,推進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森林覆蓋率達58.2%、超全市平均水平。2022年度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43天,在全市主城都市區中率先完成藍天行動年度目標,位列主城都市區第一。

                        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零發生”

                        2022年,萬盛牢牢守住安全紅線底線,實現森林火災“零發生”,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零發生”,連續7年獲評“全市安全生產先進區縣”。非煤礦山行業監管經驗樹行業標桿、全市推廣。2022年,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工作現場會在萬盛召開。創新“互聯網+大數據+第三方服務”助推貨運行業安全發展,榮獲交通部“平安交通”創新案例“優秀案例”獎。

                        謀劃推進13個重點文體旅融合項目

                        2022年,萬盛深入推進文體旅融合發展,啟動旅游“第三次創業”,持續打造“全球活力城市”體育品牌,謀劃全域旅游服務中心、重慶煤礦文化產業園等13個重點文體旅項目,獲評2022文化和旅游高質量優秀城市,連續5個周期獲評全國羽毛球后備人才基地。

                        “四好農村路”村民小組通達率100%

                        2022年,萬盛“四好農村路”里程達到1183公里,實現“四好農村路”村民小組通達率100%,行政村通公交率達100%,成功創建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叢黑公路獲評全國“十大最美農村路”。

                        20件重點民生實事

                        2022年,萬盛投入民生資金19.5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60%以上,完成20件重點民生實事項目,涵蓋教育、醫療、就業、養老、住房等群眾最關心的領域。

                        8個關鍵詞

                        展望萬盛2023新期待

                        2023年,萬盛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市委六屆二次全會、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形成一批有辨識度、有影響力的標志性成果,努力實現穩進增效、除險清患、改革求變、惠民有感,奮力在新時代新征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重慶中展現萬盛新擔當新作為。

                        區域協同發展

                        2023年,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落實好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三年行動計劃,融入川南渝西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推進重慶(萬盛)內陸無水港、萬盛·開州產業合作示范園等建設,積極構建西部陸海新通道上樞紐型交通節點,加快打造西部陸海新通道渝黔綜合服務區和渝黔合作先行示范區,推動通道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

                        經濟恢復提振

                        萬盛將搶抓政策機遇期,著力提信心、穩增長、強主體,精準落實一攬子政策,促進市場主體健康發展,舉辦2023新春年貨購物節等系列活動,激發市場消費潛力。著力抓項目、擴投資、增動能,力爭全年協議引資200億元,聚焦產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城鎮品質提升、新型基礎設施等十大領域實施總投資427.08億元的近100個重點項目,形成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推進一批、竣工一批、儲備一批的滾動發展格局,做到每季度有新進度、新成效、新形象,全力跑出經濟恢復提振“加速度”。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2023年,萬盛將搶抓全市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制造業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機遇,主動擁抱數字化,全力創建市級高新區,實施萬盛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攻堅行動,大力發展“1+3”先進制造業集群,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和鏈主型企業,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加快建設西南地區玻璃新材料示范基地、國家鎂合金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以及市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園、全市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新能源儲能特色產業園,為全市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貢獻萬盛力量。

                        旅游“三次創業”

                        2023年,萬盛將持續掀起旅游“三次創業”干事熱潮,大力發展體育旅游、研學旅游、鄉村旅游、工業旅游、康養旅游等業態,加快旅游提質增效,進一步聚集商氣、引來人氣、提升名氣,將萬盛打造為“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景城一體”的全國知名旅游城市,加快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

                        全球活力城市

                        2023年,萬盛將持續深入推進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萬盛實踐,全力創建全國全民運動健身模范區,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協調發展,持續打造“全球活力城市”體育品牌,積極創建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加快體育產業化進程。

                        產城景深度融合

                        2023年,萬盛將堅持“一尊重、五統籌”,協同推進產業園區、生活社區、商貿街區、文旅景區建設,推動城鄉規劃布局、產業體系、基礎設施、要素配置全面融合,加快實施產城景融合EPC項目,實施城市更新提升行動,加快城市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八角旅游小鎮品質,構建“快旅慢游”旅游交通集散體系,打造產城景融合、功能完整、職住平衡、配套完善的現代化新城。

                        鄉村全面振興

                        2023年,萬盛將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決守住“三條底線”,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范亮點,以點帶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深化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建設,做大做強食用菌、茶葉、獼猴桃、方竹筍、生態魚五大特色產業,加快建設西南地區最大食用菌產銷基地,全力打造中國·西部菌谷。全面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兜牢民生底線

                        2023年,萬盛將持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滾動實施一批重點民生實事,扎實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做好關閉煤礦登記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脫貧戶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積極打造全市教育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扎實推進健康中國萬盛行動,開展文化惠民活動;全力維護安全穩定,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編輯:王婷婷】
                      极品人妻被浓精喂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