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微信小程序<重慶新聞網分享圖制作工具>掃碼
                      請用微信掃一掃分享
                      新橋醫院專家“連軸”搶救3名“主動脈夾層”患者
                      2022年11月25日 16:46 來源:中新網重慶

                        中新網重慶新聞11月25日電(賈楠 李春梅)“胸痛20小時,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胸痛10小時,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胸痛5小時,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近日,在24小時內,新橋醫院的心血管外科、急診醫學科、麻醉科、放射診斷科、超聲科、檢驗醫學中心等多學科聯合,爭分奪秒搶救3位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

                      圖為手術現場。新橋醫院供圖
                      圖為手術現場。新橋醫院供圖

                        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是臨床最兇險的危急癥之一,來勢兇猛、毫無征兆,患者往往處境危險,命懸一線。除因破裂導致猝死之外,還易累及心臟、大腦以及全身各個臟器從而導致死亡,如不接受及時的外科手術,其48小時死亡率超過50%,兩周內死亡率更是高達90%。

                        11月19日,家住重慶彭水縣的58歲徐女士在家中突發胸痛,劇烈難忍,急診至當地醫院后,懷疑是主動脈夾層,通過救護車120緊急轉運,于11月20日凌晨5時轉至新橋醫院急診醫學科后,通過胸痛中心的綠色救治通道,快速完成了主動脈CTA、血型鑒定等系列檢查,明確了患者的“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診斷。此時患者距發病已經20小時了,時間拖得越久越危險,時間就是生命,一直駐守在科室的肖穎彬教授、馬瑞彥主任當機立斷,立即為其進行急診手術。經過7個小時的手術,患者轉危為安,平穩送至重癥監護室。

                        11月20日晚上,來自重慶涪陵的一輛120急救車駛達新橋醫院急診醫學科。原來68歲的李大爺突發胸痛,當地醫院懷疑是“主動脈夾層”后,緊急轉診至重慶。在新橋醫院急診醫學科,經驗豐富的醫生立即啟動綠色救治通道,快速完成相關檢查,同樣他也確診是“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并且出現左側肢體麻木、無力等偏癱癥狀。來不及休息的馬瑞彥主任立即穿上手術服再次“出戰”。手術中發現患者主動脈血管撕裂廣泛,右側供應頭部的血管因夾層和血栓壓迫導致閉塞,團隊決定為其實施保留主動脈瓣的全主動脈弓置換手術。

                        就在第二臺手術正在緊張進行中,急診醫學科的醫生又通知心血管外科,江北區120急救車送來一名59歲的男性患者敖某,突然在家出現胸痛,也是“急性A型主動脈夾層”,心包積液,病情危重。在綠色通道完善各項檢查的同時,心血管外科肖穎彬教授率團隊在手術室進行急診準備。手術臺上,當專家們打開心包腔,看見主動脈夾層已經破裂 心包腔內有大量積血,幸好及時手術。專家們小心翼翼置換主動脈瓣、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并在降主動脈置入支架,經過長達近8個小時的搶救,患者于順利返回監護室。

                        目前,3位患者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和護理下,各項生命體征平穩,其中兩位患者已經開始進食,另外一位也在康復中。(完)

                      【編輯:張旭】
                      极品人妻被浓精喂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