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重慶新聞11月13日電(李慧敏)立冬過后,在銅梁區華興鎮明月村,毓青山上的一大片蔬菜種植基地,成片已經進入收獲季節的白蘿卜長勢喜人。幾十個整齊排列的蔬菜大棚里,產業大戶雷飛躍正忙著組織村民育辣椒苗和嫁接茄秧。
這里連片種植了100多畝高山蔬菜,一年四季各種蔬菜瓜果都有!叭A興鎮過去種植蔬菜并不多,蔬菜知名度不如其他蔬菜大鎮。但是毓青山生態環境好,又有小安溪作為水源,有很好的蔬菜種植環境!崩罪w躍介紹,基地現在主要是和重慶市農科所合作,由農科所專家提供技術指導,試種多種蔬菜并培育種苗,再銷往全市各地的蔬菜種植基地,銷路有保障。
基地每天要聘請十來名工人幫忙采收和運輸。正忙著給辣椒苗分盆的脫貧戶王詩群說,三年來她一直在這個基地務工。而且基地優先聘用脫貧戶和低保戶,保證他們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事情做。
“除了村民有務工工資和土地流轉金,村里每年從基地也有固定分紅,給集體經濟增加收入!泵髟麓妩h支部書記陳林說。
據華興鎮農業服務中心副主任張永忠介紹,近年來,鎮里持續盤活閑置土地資源,推廣“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村集體+農戶”利益聯結模式,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加快形成農業產業帶。
近年來,鎮里引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項目45個,利用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等財政項目,在毓青山脈先后建成一批基礎設施齊全、生態環境優良的農業特色產業基地。如團林村建起白茶基地1000畝、茯苓村無花果基地210畝,明月、犀牛、茯苓、香山等村建起蔬菜基地2100畝等,特色產業帶初步顯現。
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不僅吸引來了蔬菜種植大戶,還引進業主發展起稻蝦產業!斑@一片收了水稻之后不影響繼續養蝦,F在的蝦主要是種蝦,區內外的養蝦專業戶不少都要到這里來采購!痹诿髟麓17組,村民劉春將經過高標準農田改造的100畝稻田用來從事稻田養蝦,不僅每年旺季供不應求,就連養蝦的優質水草都有銷路,年產值能達到60萬。
“下一步,華興鎮將持續建立鄉村產業發展指導員制度,有效規范農用地使用管理工作,為特色農業后續發展預留了足夠空間!睆堄乐医榻B,將對具備一定規模、發展前景好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落實重點扶持措施,支持農戶依法組建專業合作社,以示范社創建為導向,提升合作社規范化發展水平,帶動農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讓高山農業有力推動當地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