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動態
- 影片《滿江紅》配樂備受好評 搖滾豫劇先于電影完成 (2023-02-03 11:16:16)
- 《流浪地球2》:探索宏觀宇宙 思考人類未來 (2023-02-01 14:00:38)
- 春晚中的非遺:那些“老客”與“新面孔” (2023-01-28 13:02:48)
- 節日文化也是一種精神原鄉 (2023-01-28 13:02:17)
- 麥積山石窟:深山懷抱之中品味“東方微笑” (2023-01-22 08:44:05)
- 秦勇:2023年新春春聯二十副 (2023-01-20 15:30:44)
- 《2023年春節聯歡晚會》節目單發布 (2023-01-20 11:24:54)
- 國家典籍博物館展出“二十世紀初中國古文獻四大發現展” (2023-01-18 08:34:32)
- 漢魏洛陽城遺址發現大型倉窖遺跡 (2023-01-16 09:54:23)
- 如何激發非遺文化活力?代表委員建言:數字化轉型、多元化傳承 (2023-01-16 09:52:00)
- 《中國奇譚》:民族的與世界的 (2023-01-12 11:37:20)
- 川渝“詩詞列車”開進“中華詩城” (2023-01-10 09:35:41)
- 戲曲藝術煥發新的魅力和風采 (2023-01-10 09:32:37)
- 7部新片角逐春節檔 客流回升票房有望加速回暖 (2023-01-10 09:28:09)
- “重慶派詩人團”百名詩人以詩會友 共赴“重慶首個詩人春晚 ” (2023-01-08 15:21:36)
- 2023重慶時尚藝術周啟幕 國際知名設計師品牌獻映新年大秀 (2023-01-07 08:23:28)
- 2023年電影市場開門紅 《流浪地球2》等六部影片入場春節檔 (2023-01-05 11:02:58)
- 中國影史100部十億電影 國產片占據64席 (2023-01-02 11:30:45)
- 劉邦祥丨賣花姑娘新傳 (2022-12-29 14:23:19)
- 文化人上綜藝舞臺“煙火氣”撲面而來 (2022-12-29 14:17:36)
- 重慶“以舞為媒”為城市文化產業賦能 (2022-12-29 14:16:49)
- 2022哪部電視劇讓你哭了笑了 (2022-12-26 08:34:00)
- 在山水間 回望中國畫的“黃金時代” (2022-12-23 15:03:13)
- 在圖像中重讀經典 名家聯袂打造《小王子(圖像小說)》 (2022-12-21 10:27:25)
- “重慶派詩人團”百集短視頻圓滿收官 (2022-12-20 09:51:58)
- 臘味中的年序更迭 (2022-12-16 12:00:57)
- 《三體》全新升級 :它會成長但依然單純 (2022-12-16 11:57:07)
- 《風吹半夏》:為“闖時代”拍一部“闖”劇 (2022-12-13 14:57:34)
- 漢字碑刻·現代刻字藝術展開幕 (2022-12-13 14:55:42)
- 傳承千年歷史文脈 重現千古筆墨神韻 (2022-12-13 14:48:09)
- 陳福厚丨格律詩九首 (2022-12-08 16:39:36)
- 今日大雪丨仲冬之月,順意平安 (2022-12-07 13:48:34)
- 音樂劇《綻放》成功讓張桂梅英模形象在舞臺燦爛綻放 (2022-12-07 13:47:06)
-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緣何能成功申遺 (2022-12-01 16:25:19)
- 劉邦祥丨漢豐湖之戀 (2022-11-29 10:00:15)
- 長江口二號古船時隔150余年重見天日 (2022-11-22 15:50:05)
- 中國古人踢足球:技術、藝術與哲學 (2022-11-22 15:48:14)
- 中國印刷博物館 展現源遠流長的印刷文化 (2022-11-22 15:47:44)
- 藝術賦能鄉村 設計點亮生活 (2022-11-20 08:35:23)
- 文旅部:不隨意關停娛樂場所、劇本娛樂經營場所 (2022-11-20 08:32:12)
- 重慶推6類文化體育休閑活動“文化大餐” 文藝精品免費看 (2022-11-20 07:40:41)
- 《詩刊》社第13屆“青春回眸”詩會在張家港舉行 重慶詩人徐庶線上參加 (2022-11-17 21:46:26)
- 《百年巨匠》再添新篇 在影像中重溫大師精神 (2022-11-17 12:23:52)
- 中國文字博物館如何提升漢字文化國際影響力? (2022-11-17 12:23:10)
- 新主流電影崛起 助推中國電影品質提升 (2022-11-14 10:33:15)
- 中國2022年度“最美的書”揭曉 (2022-11-09 17:10:52)
- 商務印書館發布11月十大好書 (2022-11-09 17:08:44)
- 2022中國頂尖舞者成長計劃在渝開展百強集訓 (2022-11-07 12:33:37)
- 川渝作家攜手走進重慶合川 看三江秀美新畫卷 (2022-11-03 14:37:43)
- 重慶文藝職院師生斬獲“第十四屆大廣賽”大獎 (2022-10-24 14:43:32)
- 絲綢之路文物精品展亮相安徽 再現中西方古文明交流盛景 (2022-10-20 10:09:01)
- 【詩詞文苑】放飛成長 (2022-10-17 12:53:33)
- 新疆音樂人吳俊德:融合多元民族音樂促跨國文化交流 (2022-10-17 10:15:11)
- 宋詞和宋代詞人 真的很有趣 (2022-10-14 13:00:16)
- 文旅部:十年來,促進文化和旅游消費取得顯著成效 (2022-10-14 12:59:32)
- 首屆“中華詩城杯”詩詞大會啟動 川渝少年同臺爭霸詩詞達人 (2022-10-14 12:18:02)
- 《復興文庫》重慶課題組: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序言精神 (2022-10-13 11:37:19)
- 吹動國風舞臺裙裾飄飄的是文化自信 (2022-10-12 15:20:07)
- 探訪世遺泉州“法映刺桐”展館:千載法制護安瀾 (2022-10-12 15:18:06)
- 國家新聞出版署:2021-2035年將重點實施《永樂大典》等保護工程 (2022-10-12 15:13:40)
- 擺脫流量綜藝 傳統文化受捧 (2022-10-11 12:22:15)
- 重慶一防空洞變身藝術空間 人行便道如同“時光隧道” (2022-10-10 08:29:39)
- 電影國慶檔收官 《萬里歸途》破十億元票房奪冠 (2022-10-09 11:14:15)
- 交響史詩《長汀往事》獻演 紀念廈大內遷長汀艱苦辦學85載 (2022-10-05 08:27:49)
- 《復興文庫》正式上架,重慶學者承擔第二編中10冊的編纂任務 (2022-09-28 14:59:37)
- “錦繡中華 絲韻江南”傳統織染繡藝術與生活展將亮相蘇州 推動絲綢文化對接當代 (2022-09-26 15:50:04)
- 浸在川劇之魅中的年輕演員們 (2022-09-19 15:08:44)
- 潛心前行 打造“高峰”電影 (2022-09-19 15:02:33)
- 中國動畫電影孕育濃郁“中國風” (2022-09-19 14:59:02)
- 重慶文藝界連獲國家級大獎 (2022-09-19 12:54:42)
- 電影《藏地心跡》主題歌及插曲研討會成功召開 (2022-09-19 10:12:38)
- 重慶市報告文學學會三屆二次理事會召開 (2022-09-19 10:00:14)
- 重慶詩人徐庶詩歌分享會在金刀峽舉行 (2022-09-13 11:01:32)
- 《故宮藝術史》探索中華文明源頭深處的美 (2022-09-08 15:47:11)
- 月落烏啼是何時?——張繼《楓橋夜泊》理惑 (2022-09-08 15:39:33)
- 話劇《主角》:以主角的藝術擔當角逐“文華” (2022-09-05 16:10:19)
- 專訪新晉魯迅文學獎得主張者:期待獎項成為一種“鼓勵” (2022-09-05 16:02:44)
- 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開幕 (2022-09-02 16:54:17)
- 《我的非凡父母》上映 講述小人物家庭故事 (2022-09-02 16:48:04)
- 工業化、本土化、品牌化:暑期檔刮起科幻風 (2022-09-02 16:46:54)
- 廣電總局公布2022年重點扶持10部網絡動畫片 (2022-08-29 17:15:13)
- 直播間賣書會促成作者與讀者“雙向奔赴”嗎 (2022-08-29 17:13:28)
- 105件精品文物集萃 故宮博物院大展聚焦“中國書房” (2022-08-29 17:12:37)
- 《斷·橋》:聚焦現實題材的“珍貴” (2022-08-24 08:50:32)
- 岳麓書院的學規為何今天仍能觸動人心 (2022-08-24 08:49:20)
- 故宮出品首部兒童劇《甪端》:文物“活”起來 變身可愛人物 (2022-08-24 08:47:44)
- 重慶藉藝術家傅榆翔在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攬兩項大獎 (2022-08-21 19:15:00)
- 第九屆重慶市青少年書·畫·影大賽優秀作品展舉行 (2022-08-20 10:38:39)
- 繼承+創新融合 2023重慶市少兒春節聯歡晚會提檔升級 (2022-08-18 17:58:42)
- “中國風”席卷 東方審美如何影響全球風潮 (2022-08-15 14:42:22)
- 雷鋒系列新書首發 全面展現其成長軌跡思想脈絡 (2022-08-15 14:39:55)
- 100位詩人為重慶代言!重慶派詩人團百部短視頻首映禮在渝舉行 (2022-08-12 11:43:50)
- 東西問·人物丨“詩家”卞之琳:東方意象 西方影響 (2022-08-11 14:34:28)
- 蜀繡大師孟德芝:40余年造就指尖上的傳奇人生 (2022-08-11 14:32:43)
- 宋刻本價值因何重于黃金? (2022-08-11 14:29:09)
- 為什么立秋不代表“入秋”? (2022-08-08 14:41:49)
- 900年萬安橋被焚毀 再為鄉村遺產保護敲警鐘 (2022-08-08 14:34:00)
- 《我們這十年·心之所向》殺青 農創客故事搬上大熒幕 (2022-08-08 14:25:07)
- 現實題材作品奉獻精彩“中國故事” (2022-08-03 19:55:24)
- 立秋:預先十日作秋天 (2022-08-01 09:46:50)
- 重慶首個“國際創客藝術村”落地武隆石壩村 (2022-07-29 15:13:03)
- 中國風IP動畫齊聚暑期檔 新版美猴王長啥樣? (2022-07-29 08:33:19)
- 用電影致敬平凡人生(深觀察) (2022-07-29 08:32:03)
- 北京國際電影節8月13日開幕 (2022-07-28 17:55:39)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數量10年增長115% (2022-07-28 17:50:58)
- 中國國家版本館——保藏傳承中華文化種子 (2022-07-26 16:12:21)
- 冷門變爆款:嚴肅社科歷史書悄悄流行起來了 (2022-07-25 17:09:40)
- 以史為“根”傳承非遺記憶 (2022-07-25 17:07:44)
- 羅中立:被油畫《父親》改變的一生 (2022-07-18 15:52:14)
- 《大風》詩刊2021秋、冬卷出版發行 (2022-07-18 15:25:19)
- 重慶武陵山9區縣國家級非遺達15項 文化遺產綻放新光彩 (2022-07-17 09:50:12)
- 2022傅榆翔作品國際巡展在璧山開展 (2022-07-13 11:00:44)
- 中國已知最大像素的數字藏品《鄭和下西洋》發售 (2022-07-11 18:39:25)
- 第三屆重慶國際現當代藝術邀請展啟幕 (2022-07-09 09:02:48)
- 《幸福到萬家》的女主角并非在“演” (2022-07-08 13:59:48)
- 中國動畫100歲了 你最喜歡哪一部? (2022-07-08 13:58:44)
- 古老漢字,如何煥發新生? (2022-07-03 08:42:56)
- 文化類節目:在跨界融合中賡續優秀傳統文化 (2022-07-03 08:38:52)
- 港星共憶香港回歸:激動、淚目、安心 (2022-07-01 16:33:47)
- 《涼州大遍》為何曲?在追劇中探尋民樂之美 (2022-07-01 16:32:23)
- “奶奶作家”楊本芬:寫出女性“不被看見”的一生 (2022-06-28 16:59:33)
- 電影《人生大事》:幽默包裹著悲,映照現實 (2022-06-28 15:29:21)
- “墨知鄉情——鄧建強中國畫作品展”重慶開展 (2022-06-24 18:05:26)
- 重慶市非遺傳承體驗基地成立 著力打造優質研學品牌 (2022-06-23 13:57:09)
- 設計師揭秘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建造匠心 (2022-06-20 00:50:55)
- “孩子,我以你為榮”!典籍里的父子情太感動了 (2022-06-20 00:35:37)
- 第二屆重慶市文藝界主題宣講活動啟動 (2022-06-18 17:07:50)
- 重慶舉辦自然文學研討會 (2022-06-15 17:56:27)
- 如何讓傳統節日持續煥發時代光芒 (2022-06-15 17:53:28)
- 東西問·傳承|品一杯《夢華錄》同款茶飲 (2022-06-13 10:48:01)
- 高考“沁芳”引爆傳統文化熱潮 (2022-06-13 08:50:35)
- 重慶文藝名家高速公路一線采風活動啟動 (2022-06-10 16:50:32)
- 新劇《夢華錄》融合現代思想,打造北宋市井煙火 (2022-06-08 15:00:43)
- 論“宋韻”的美學向度 (2022-06-06 16:23:29)
- 重慶文學院創作基地落戶南川頭渡鎮 (2022-06-01 15:28:19)
- 《清明》的作者是杜牧嗎? (2022-05-30 14:55:28)
- 慢綜藝展現鄉村真實美好生活 (2022-05-28 10:31:32)
- 中新藝評:成年人的世界,永遠不要輕易說出放棄二字 (2022-05-26 17:21:22)
- 重慶文學院第五屆創作員班在合川開班 (2022-05-23 11:32:37)
- 首屆“鯤鵬”全國青少年科幻文學獎線上頒獎 (2022-05-23 10:48:27)
- 《只此青綠》舞繪千里江山 (2022-05-23 10:39:34)
- 論《詩品》對《詩經》傳統的接受 (2022-05-16 17:05:17)
- 中國官方下達近百億資金推動文博事業發展 (2022-05-13 09:54:16)
- 數字時代 讓閱讀觸手可及 (2022-05-11 11:54:09)
- 重慶文藝界緬懷“人民藝術家”秦怡 她在重慶開啟藝術人生 (2022-05-10 09:55:08)
- 詩人劉清泉新書首發致敬母親節 (2022-05-09 12:07:09)
- 文藝作品該如何塑造青年形象 勾勒時代面龐 (2022-05-05 08:50:31)
- 重慶新詩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 (2022-04-30 11:28:22)
- 重慶作協首個作家駐村計劃落戶墊江 (2022-04-27 12:24:38)
- 童話照進現實 重慶圖書館“造夢”助親子拾得閱讀樂趣 (2022-04-20 15:37:26)
- 新編現代京劇《李大釗》2022年公益演出啟幕 (2022-04-18 09:27:51)
- 重慶大劇院年內有7部開心麻花喜劇登臺 (2022-04-15 13:57:27)
- 劉清泉《所幸心有所系:一個詩人的詩歌批評》新書分享會舉行 (2022-04-15 13:19:43)
- 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用科技手段保障文物安全 (2022-04-12 14:17:02)
- 紅色舞臺劇《重慶·1949》復演火爆的臺前幕后 (2022-04-06 08:16:32)
- 舞劇《絕對考驗》在重慶大劇院首演 (2022-04-05 08:43:02)
- 東西問丨中國舞壇“雙子星”:《只此青綠》“出圈”的魅力從何而來? (2022-04-01 15:44:34)
- 話劇《我可憐的瑪拉特》亮相拾樓戲劇空間 (2022-03-30 08:48:38)
- 花朝節是個什么節?它還有別的叫法,比如…… (2022-03-27 09:26:28)
- 東西問丨喻輝:中國古琴音樂蘊含了何種中華文化密碼? (2022-03-25 10:12:46)
- 原創舞臺劇《影·響》將來渝演出 (2022-03-23 15:04:32)
- 2021年度“特別致敬”和“10大文學好書”揭曉 (2022-03-22 10:33:45)
- 《2022中國詩詞大會》緣何再話奉節?“詩詞+”賦能 “景”上添花 (2022-03-16 07:29:23)
- 重慶市紀實文學研究會第三次會員大會召開 (2022-03-13 12:48:03)
- 2021版《霧重慶》首次進京演出 (2022-03-03 09:38:15)
- 重慶市文聯、市作協第五次代表大會閉幕 (2022-02-21 15:35:20)
- 劉川郁、胡海艦發布專輯《十個家庭的情歌》,用十首民歌講述十段愛情故事 (2022-02-08 14:33:20)
- 昆曲正青春 青春版《牡丹亭》風靡18年演出近400場 (2022-02-07 15:04:13)
- “90后”非遺手藝人復刻印刷清代年畫 探活態傳承 (2022-02-07 15:02:10)